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117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大约贡献了三分之二。特别是猪肉价格仍然在升高,但好消息是这个月非食品价格的涨幅较温和。此外,7CPI环比增幅是6的一半左右,表明通货膨胀的势头似乎在减弱。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大幅下挫,输入通胀压力也下降。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和很多人一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预7通胀率将保持相对高位。在去年自然灾害导致食品供应冲击和央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通胀率应该在未来几个月达到顶点后,在今年年底前逐步回落至政府4%的目标值左右。然而,正如近期猪肉价格上涨所表明的一样,通胀最主要的风险仍然来自不可预见的气候因素以及与国民健康相关的食品冲击,们都将增强和延长通胀周期。
 
政府已经采取了正确的措施。特别重要的是,人们对未来几个月的通胀预期仍然是可控的。今年,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十分关键。目前紧缩性政策主要是通过减缓信贷供应来实现。下一步央行更加重视使用利率工具,因为它可以控制借款人对信贷的需求。同时,为了减轻最弱势群体的负担,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城市贫民和农村家庭,政府可以考虑对其有针对性的发放食品补贴,同时减少对行政措施的依赖。这些措施在短期内能抑制价格,但同时抑制了中期商品供给的增加,特别是可能对农产品供给产生破坏性,因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国民富裕程度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将不断上升.
[另见:http://epaper.21cbh.com/html/2011-07/18/content_3074.htm?div=-1  and http://www.chinadaily.com.cn/usa/2011-07/28/content_13001291.htm ]
话题:



0

推荐

司马喆

司马喆

7篇文章 11年前更新

原名Murtaza Syed,出身于巴基斯坦,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驻华代表处副代表。 2004年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财政事务部、亚洲及太平洋部工作过。在2010年7月赴北京工作之前,在华盛顿特区就广泛参与研究亚洲经济体,包括日本、韩国、香港及老挝。参与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亚洲区域监督及多米尼克贷款项目。研究领域涵盖贸易、投资、不平等、财政可持续性以及金融溢出效应。 在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前,曾担任英国财政研究所(IFS,位于伦敦)研究经济学家,以及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人类发展中心(位于伊斯兰堡)高级政策分析师,还曾任教于英国牛津大学。

文章
  • 个人分类
全部文章 7篇